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
2020-09-01

风格:混搭风格

面积:暂无

造价:0

8923

1

1

176

案例描述

项目名称:哈尔滨中海·和院C1户样板间 
项目业主:哈尔滨中海龙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
业主管理团队:哈尔滨中海地产有限公司 王聪远、姚壹凡
承建单位:吉林省轩合装饰空间设计有限公司 车向辉
设计机构: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
主创团队:郭纯、郑倞婧、于洋、刘晓刚、张艺博、贾会颖、程开胜、滕月、戴昆
项目统筹:张磊
摄影:华书勇
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建筑就像容器,空间就像镜子,它们的存在,是我们能够感知到日常际遇中的体验,并重新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只有将“风格”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思考,而非只是理解它所代表的宏大叙事,才能摆脱传统话语带来的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体验。
诗意的生活有多少种场景?设计师为生活打造了盛放诗意的容器,而生活则让这些诗意流淌成源源不断的泉水。

对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执着,让我们的建筑成为了与居住者同呼吸的、活生生的个体;北国壮阔的风景、晶莹的冰雪和纷繁的色彩,给了我们无数的灵感,成为空间“风格”的来源。
“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”,这便是我们打造哈尔滨中海·和院的初心。

「空间·平行·相交」

罗马尼亚摄影师Bogdan Girbovan曾经做过一个名为10/1的摄影项目,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栋普通的公寓楼,他拍摄了从一层到十层的内景,在完全平行的空间结构中,展现各色各异的生活场景。空间是平行且相互独立的,当它们发生交叉和联动的时候,便会拓展我们对于生活的认知。
规划这栋四层小楼时,我们从平行与交叉、交集和并集的概念出发,为每一处相互平行的空间赋予了不同的基调,在生活的交错点,又为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互动留出丰富的空间。「并集·生活·共享」

住宅中的公共空间,是将家中一切合并在一起的地方。
作为“集合体”的化身,公共空间是中性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面目模糊的无彩色,恰恰相反,它代表了这个集合体的交集。所以,规划住宅的公共空间,更需要我们对所有人的情绪有着感性的认知和清晰的控制。灵感来源于北国的冰雪与雾凇,首层生活空间在清淡的中性灰调中,如点彩一般渗透进水墨与融雪的肌理;在基本的几何块面中,缓缓生长的植物图案,有机地附着于表面之上。飘然的水墨烟雾在,俏艳而端庄的冰川蓝与绿松石色成为餐厅的亮眼之笔,令人回想起北国某个瑞雪初霁的清晨,缕缕白烟从流淌的江面上升起。地下空间取“江岸数重山”,开阔的江面沙鸥翔集的意象,凭观者的想象力,拾取空间中关于水波与破冰的隐喻。用复古的暖棕色调构建写意闲适的画卷。美本就没有定式,无拘无束才是她的真谛,只有不受风格话语的束缚,才能于生活层面寻找美的诠释。「交集·生活·私享」

部分重叠的集合相交的部分,即为交集。
“共同记忆”的英文为collective memory。
在这里,记忆不仅是脑中留存的生活片段,更是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与空间的集合体。也许,collect(收集)的意义就在于此。家庭回忆室、手工室与女主人沙龙的配置,使家居生活成为更好的记忆载体。与公共空间不同,这些更加私密也更加亲密的空间,有着更加强烈的个性化需求。「平行·生活·独立」

空间与人相同,最终回归的是自我。
独立空间,是住宅中相互平行的小单元,如同宇宙中的星系,风景各不相同,仰仗于居住其间之人的心性。生活是复杂的,人不会喜欢永远播放同一频率的背景音乐。放下了所谓“统一性”和“整体性”对风格和美学的束缚,我们将目光放在了对不同生活场景的塑造上,这也是我们对如今越来越同质化的设计方式的回应。
毕竟设计只是一种工具,它的终极目的,就是让生活越来越美好。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生活在前,风格在后
  • 1
  • 2

    点点赞赏,鼓励下作者吧~

    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
    赞赏
    西安经发白桦林溪
    标签 标签

    2020-09-01 14:47:23

    成都·武侯·金茂府售楼处
    标签 标签

    2020-09-01 15:07:05

    0条回复

    暂不能评论,请您先

    登录

    或者

    注册